苏轼耍聪明,没想到被教训了

相传,有一次苏轼到王安石家做客,恰逢王安石有事走开了。苏轼见书房的门半掩着,就推门而入。

谁知这一看,心中大喜。原来王安石的新诗中有一句“黄犬花心卧,明月枝头叫。”

苏轼不由冷笑,认为对方犯了一个低级错误:“黄狗怎会落在花心上?明月又怎会鸣叫?”

于是他大笔一挥:“黄犬花荫卧,明月枝头照。”然后带着一脸的自豪,大摇大摆的离去。

后来苏轼被流放某地,在偏远山区,他发现竟然真有一种叫“黄犬” 的小昆虫能卧在花心上,还有一种在夜间鸣叫的小鸟被唤作“明月”。

他恍然大悟,羞愧自己见识肤浅,误解了王安石。像苏轼如此有才华之人,都会有认知偏差的时候。何况普通人更是容易如此,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
南 无 当 代 住 世 佛 陀对这类现象做了精辟的说法,给人造成愚痴的最大弊端,就是以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作为绝对真理去衡量世间上的一切,符合自己的看法就对,不符合的通通斥之为错,这样就落入无知的境界。

因此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欠缺,努力开阔视野,不断增长见识,生活的路才会越走越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