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代有位著名的医学家,姓朱,名震亨,字彦修,出生在婺州义乌,也就是现今的浙江义乌市。因为他的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“丹溪”,后世尊称他为“丹溪翁”或“丹溪先生”。
朱丹溪医术高明,是滋阴派的创始人,著有《格致余论》《局方发挥》《本草衍义补遗》《伤寒论辨》等一系列医书,对中国医学贡献卓著,后人将他与刘完素、张从正、李东垣并列为“金元四大家”。
朱丹溪从小就聪敏异常,过目成诵。十四岁时父亲因病去世,家里全靠母亲独立支撑,家境由富转贫,尝尽了人间辛酸。他也曾为科举考试而努力钻研儒家学说,无奈科举不中,名落孙山。
36岁时,朱丹溪师从著名理学大家许谦,奋发向上,学有所成。
俗话说:“年过三十不学艺。”为何朱丹溪四十来岁开始专业从医呢?
这其中有恩师许谦的原因。许谦认为朱丹溪是学医的料,而且以自己患病多年,越治越重为由,劝弟子学医。
其实,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,精通医学,医德十分高尚,对朱丹溪有一定的影响。而且朱丹溪曾刻苦钻研《黄帝内经》,靠自学医好了母亲的顽疾,故而他欣然接受老师的指点。
古人学医没有现在的条件,有医学院可以深造。除了刻苦自学,翻阅医书,学医不可缺少的是要拜师,而且要拜名师。
朱丹溪为求访名医罗知悌,风雨兼程赶到杭州罗知悌府,请门人通报,哪知罗知悌压根不见。
罗知悌何许人也?为何如此傲慢?
罗知悌善词章,工书法,精通天文、地理,曾得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刘完素门人荆山浮屠之传,学宗刘完素,旁通张从正、李东垣之说,也就是说他集刘、张、李三大名医的本事于一身,他乐于济世,医术高超,遇贫病无援者,赠以药资,在南宋还曾专为皇帝看病。
面对这么有本事的名医,当然不容错过。四十多岁的朱丹溪毫不在乎面子,坚定拜师。他求的是医学的至高学问,无论大门怎么紧闭,无论门人怎么骂他,无论风吹日晒他毫不动摇!
三个月后罗知悌终于吩咐开门迎接,并宣布:“门口这个人就是我要传授医术的人。”
朱丹溪的坚韧不拔迎来了精彩纷呈的开端,罗知悌用三个月的考验觅得了符合根器的弟子。
这番考验造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,留下许多造福后人的医著,也印证了名师出高徒。
医者面对的是人命关天的大事,所以拜师的门槛非常严格。
而学佛修行人求的是彻底斩断生死轮回的佛法,师徒互相考察的不仅仅是三个月、三年,乃至更长时间,也更为严格。当代住世佛陀在法音《师徒缘起必读章》里告知世人,掌持大法灌顶的师父和想要求真佛法的弟子要相互考验六年,师父观弟子缘起、根器而后传法。这里所说的“师”是指金刚上师,是证德证境高深的大圣者,不是普通的师父。
比如,汉地的弥吽大师依师命到西藏日喀则拜师兄为师,经历了生死考验,方求得大法。他努力精进,终证大成就。
修苦行的密勒日巴大师,不辞辛苦寻访到玛尔巴大师,一心拜师。玛尔巴大师为了考验密勒日巴大师,更为消除他的罪孽,命他建造房子。每当房子要建好,玛尔巴大师就设法将之毁掉,命令密勒日巴大师重建,反复多次,累到密勒日巴大师的背都磨烂了还生了蛆,更何况还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严苛考验。后来,连师母达媚玛都看不下去了,一再劝玛尔巴大师,何苦为难这孩子?
六年后,玛尔巴大师确定密勒日巴大师道心坚定,业障已消除得差不多,终于传他大法。经精进苦修,密勒日巴大师成为一代祖师。
不管弥吽大师还是密勒日巴大师,都是经历大磨难者,也是大根器者。在各种障碍面前,他们毫不动摇,坚定前行,为我们修学树立了榜样。
当今时代,我们不必修苦行,也无须到处拜师,可以直接以佛为师。佛法即是佛的法,不是菩萨的法,更不是祖师的法。南无始祖报身佛慈悲普渡,带给众生即身成就的无上佛法,是与南无释迦牟尼佛无二无别的、纯正的、没有被妖魔篡改的佛法。众生必须也必然要用纯净的心行换得。
撰稿:流星雨
编辑:悦色